回首再看德格印经院,莽莽群山中一个小小点。这个点,川藏人心中的圣地,崇拜者心中的天堂。天堂太远,印经院很近。
我们跟着歌曲《天路》旋律,一步步接近心中的天堂。蛇形弯曲的国道,对驾车者的考验,不仅仅是车技,还有胆量,还有舍得。因为一个弯一个垭口过来,看到的都是全然不同的景。陌生的路,不平的路,必须专心致志。好在,我是个看客,有心情和眼福来体味和欣赏这一切。
玉龙拉错,再见
多少人心中,有一个“西藏”情结?那是从《农奴》开始的探秘,从仓央嘉措开始的浪漫,从《藏地密码》开始的深情,从“天路”开始的向往……还有,建国后解放军为建设西藏开山筑路的牺牲!那是一锹一斧的开凿,是用年轻的生命和青春的热血铺成的道路。有了路,西藏和祖国同命运共呼吸,共振在一个频率上!
我们经过了格萨尔王故里的阿须草原。草原上,牦牛依然是绝对的主角。这些牦牛,与格萨尔王时期的牦牛,没有差别!这里的自然风光,与格萨尔王眼中所见,没有区别!这里的人民,却是自古以来最幸福的人民!
草原上的格桑花
高原上的草原与群山交替出现,一一掠过眼前!车轮滚滚,风光无限。天地之间这一辆车,是连接了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吗?恨不得下车蜗行,将每一步美景印在心头。天上飘过的白云,每一朵行色匆匆。是它们在跑,还是风的追赶?其实,风不动,云也不动。我的心在动。
一座桥!金沙江上的一座桥出现在眼前。过了这座桥,我们便进了藏。在桥上,我使劲儿想看看江心有没有界碑,没看到。藏与川,因为这座桥连接,因为这条江分隔。我们已经的弯曲的路,到了西藏后,才感觉四川的路真的不错。因为很快出现的矮拉山,不但弯曲狭窄,还给人似乎直上直下的错觉。
交替的群山和草原,是狠毒花在绽放吗
翻越矮拉山,惊险刺激。我以为矮拉山很矮,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我以为矮拉山是一座山,还是望文生义了。连绵不绝的垭口弯道,一个接着一个。我看天,没问题。看前方,忽然替我们的方向掌控者遗憾。你只能专心致志了,美景,我来看!窄窄的路,急弯急拐。喇叭,摁吧。空谷鸣响,没有禁鸣的担心。再响的喇叭,在广袤的大山里,不过蚊子嗡嗡。攻略上说,第一次翻越矮拉山的司机,会惊出好几身汗水。冷飕飕的高原,司机浑身都是湿的。是这样吗?我不敢问,怕他分神。我们经过的弯,远远超过了多少个“山路十八弯”。矮拉山,一点不矮,四千二百多米高的海拔,为什么用这样搞笑的名字?
上的那边有什么
地图上标注的“矮拉山隧道”已经通车,事实上没有。我们多少有点庆幸,通了隧道,便少了这一次矮拉山充满挑战的行程!早上出发时,我们以为有隧道,尚不知会从狭窄陡峭的的连绵群峰中翻越这座山!好在司机大哥经验老到。他胸有成竹的淡定,遇事不惊的沉稳,让我们有惊无险地玩了次心跳。因为美景,因为紧张。
过了矮拉山,照旧弯曲。绵延向前的节奏,没有改变。一路不断地上山下山,不断看云起云涌的我,始终新奇。每一朵云都有自己的风采,就像每一个弯,对司机都是挑战一样。同行的他,不是第一次进藏,我想换他一下,他不放心。他是对的。
宗拉夷山口,到了。的一个地标。越过宗那夷山,我们很快就到达目的地。宗那夷山,今天我们翻越的最高一座山,海拔高度米。垭口前,两山对峙,犹如庙里的哼哈二将,坚守在这方土地上。又像是剑门陡峭,展示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屏障。从两山之间穿过去,忽然产生“蓬山此去无多路”的感觉。若有青鸟送信,我会写上“请放心”!因为,不是“细雨骑驴入剑门”,而是越野车的滚滚车轮,带着我们进藏。
阳光下的宗那夷山垭口
昌都界到了。看到了传说中的的红土地,才想起来刚刚看到的山峰颜色的差异。那是高原难得一见的丹霞美景。窗外掠过的零星藏房、红彤彤的土地、时不时闪过的纷飞经幡,这便是昌都!停车,行一个注目礼吧。刚刚过去的山路,比飘飞的彩带还要轻盈地悬挂在一座又一座山腰、山间、山峰之间!曲折,今天道路的主要特征,像曲折的人生一人。虽然曲折,它还是帮助我们到达了的地。如果曲折的人生能帮助我体验更多的人生经历和智慧,我且放下种种,像对付盘旋的山路那样,勇往直前吧。
晚上,我们找了一家类似内地农家乐的饭店。这是进入西藏的第一餐。像那天成都一样,我们要犒劳自己。
高原上的丹霞山,不要太美
饭店主人一家四口,看到我们几个进来,非常热情。藏人的热情,不多言多语。虽然他们早已经见惯了南来北往的客。我们告诉他们,特色的菜肴都要。没想到主人给我们端上了一个火锅。有各种蔬菜。其实这里蔬菜品种和成都没法比,也足以让我们生出满心的欢喜。
最有特色的牦牛肉,上了。殷勤主人,给我们端来一盘牛舌头。牛舌头比牛肉嫩,比牛肉鲜。我夹起一块,暗自对自己说,不要太多话。多言多语的后果,没了舌头。我问筷子上的牛舌头,是不是一头特别呱噪的牛?我又对自己说,同形相补,我要多吃点学会说话。
美味只有高原有
青稞酒、酥油茶,这些在歌曲里听过的食品,一一放在了眼前。西藏独有的一种被称为“人参果”的植物食品,也上了饭桌。对又累又渴又高度兴奋了一天的我们来说,什么都是美味!彻底放松的身体和精神,借着青稞酒的浓烈,像甘霖浇灌到贫瘠的土地,能听到滋滋作响的声音。
店主人一家四口和我们一起上桌吃喝。觥筹交错,把酒言欢。这一刻没有店主和吃客。汉藏一家亲,我们用行动证明。临别,我们一起合影留念。挥手的依依惜别,为惊鸿一瞥的遇见,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