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难以为其下一个定义,《新华字典》中对历史的定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显然,这是站在一个宏观角度上所描绘的客观现象。而真实的历史则往往比书面上描绘的要鲜活的多:历史,是由无数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无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碰撞,最终书写出来的种族进化历程,这其中有着牺牲与臣服、辉煌与绽放,充满了秩序的维护与反抗斗争,而这一切矛盾在两个文明交汇之时便显得弥足激烈。由杨蕊执导,多布杰、王紫逸、杨秀措、洛桑念扎、阿旺仁青等主演的电影《金珠玛米》日前宣布定档12月8号。影片以昌都战役为背景,讲述了藏汉两族文明在建国之后交流与融合的史诗传奇,谱写了一曲高原之上的冰与火之歌。
无可否认,解放军入藏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一段史诗传奇。“金珠玛米”在藏语中是解放者的意思,如今已经成为了解放军的代称,而更早的藏语文化记录中,“金珠”指的是救苦救难的菩萨,“玛米”是兵的意思,“金珠玛米”指代的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兵,由此可见解放军在藏族同胞眼中的地位。在《金珠玛米》影片当中,藏族正处在一个民族变革的关键时期,以头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依然在维系着自己的统治,同时已经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藏族平民开始走上反抗的道路,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统治阶级与反抗者之间正维系着平稳,解放军的到来更像是在这一团平稳中投入石子,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车轮。
虽然《金珠玛米》的视角并没有确立第一主角,但是称其为群像戏并不贴切,如果一定要给它下一个定义,《金珠玛米》就是站在历史视角之下,不同文明之间的人物面临的生存与前途的抉择。它忠实地记录了解放军入藏的那个燃情年代,体现出了在面临变革时候各个文明各个阶层的取舍与抉择。回归到影片本身。《金珠玛米》对于当时出现的各个势力也进行了精准而清晰的刻画,解放军势力,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拼搏让人震撼;头人势力,地主阶级的注定没落让人唏嘘;土匪势力,一出平民绝地反抗的赞歌;差巴们,在历史压力下浑浑噩噩生存的状态;还有早期和地主阶级走得近的藏军势力。更不用说将这诸多势力纠葛起来,讲述出了一个富有史诗色彩的真情故事。从这一点来看,《金珠玛米》不愧被称之为一出“西藏冰与火之歌”。
从影史角度来说,《金珠玛米》首次从叙事角度变成对话角度,讲述了两个文明、两个部落之间的对话与碰撞。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但也同样产生了一些问题。在传统的影片中,因为故事一直跟随主角成长而发展,这样观众很容易产生代入感,跟着导演的方向去看故事。而《金珠玛米》的叙事则不然,它将导演和观众摆在了平等的位置,双方互相探讨,理不辨不明,这样处理其实是非常有好处的,它可以让双方在探讨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观,就像是给活在历史阴影里的人打了一束光,让观众更能看清影片中人物在生存与前途上面的抉择。但由于一直以来观众的观影习惯问题,这样叙事就很容易造成观众视角分散,可以说杨蕊导演在影片的剧作处理上非常大胆。
秩序的打破与重建,需要历史的推动,更需要人的维护与反抗斗争。《金珠玛米》立足于客观视角,为我们展现出了西藏人民在历史变革时代当中的抉择,在情感层面做到了真实而感人,十足震撼人心。大量的航拍镜头展现了高原之上的美景,藏族汉子们之间的热血对抗也给影片附加上了一层悲情意味,让人体会到了一种传达自历史的沧桑魅力。人性与时代的深刻交织,视觉和听觉的强烈感染,使得《金珠玛米》成为藏族电影史中一部具备开创性意义的影片,亦是对主旋律题材市场的一次新的探索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