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达,这个在藏语中意为“觉普山沟口”的地方,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公元年,觉普寺在江达镇觉普山脚下应运而生,而此地也因此得名。江达,不仅承载着古老的历史,更孕育了无数的自然美景。地理上,它位于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东与石渠、德格、白玉三县隔江相望,北邻青海玉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自驾G37从德格至昌都的旅程中,江达县是必经之地。沿途的波罗吉荣大峡谷与埃拉山景致壮丽,令人叹为观止。对于热爱藏传佛教与历史的旅行者来说,瓦拉寺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圣地。若有机会路过波罗乡,不妨深入了解当地的波罗古泽传统木刻工艺。此外,还有那宁静而神秘的小众秘境——雪巴沟,让人在忙碌之余找到心灵的归宿。(江达镇全貌俯瞰)▼置身于江达镇,放眼望去,四周群山环绕,金沙江在镇前静静流淌。这个历史悠久的镇子,不仅承载着古老的传说,更展现着大自然的壮美。每当夜幕降临,星空璀璨,仿佛触手可及。在这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在忙碌之余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波罗吉荣大峡谷,位于江达县与同普乡、波罗乡的交界处,景色壮丽。峡谷中,多曲河向东流入金沙江,河水湍急。两岸峭壁陡立,悬崖峭壁直插云霄,令人叹为观止。传说中,这里曾是格萨尔王下棋的地方,巨石骰子和石刻佛像等历史遗迹至今仍留在峡谷之中。而在峡谷半山腰处,有一个名为“格萨尔降妖洞”的山洞,虽然难以攀登,却吸引着无数探险者前来探秘。果布(普)白宗山,坐落于江达岗达村,是山南地区扎日神山的子山,亦是康区声名远扬的神山。传说中,江达字嘎寺的多吉扎波在修行时,深感莲花生大师的托付,为其神山祈福。自此,众多信徒纷纷前来转山朝拜。在转山的路径上,遍布着各式洞穴,其中尤以莲花生大师的修行洞香火最为鼎盛。别忘了留意果布(普)白宗山腰间那座名为果布日追的小寺庙,那里据说仅有一位僧侣驻守。而山的西南侧,则是被誉为垒经岩的悬崖峭壁,层叠的岩石宛如一本巨大的石经书,令人叹为观止。生钦朗扎神山,作为康区二十五座神山之一,坐落于江达岗托乡的壮丽景色中。这里曾是莲花生大师与宁玛派高僧德青·秋吉林巴、噶举派高僧嘎玛巴希等大师修行之地,因此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朝拜。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信众们盛装打扮,携带美味食物,携家带口,共同踏上朝圣之旅。他们在转经路上向圣迹手印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或向精美的石刻佛像献上虔诚的叩拜与抹酥油。而位于半山腰的郎扎寺,其老经堂内墙壁被古老的唐卡所环绕,上面描绘着护法、金刚、无量佛以及众多佛像。这些唐卡色彩斑斓却又不失笔法的精致细腻,保存完好,实属罕见。埃拉山,也被称为矮拉山,是沿G37从四川穿越金沙江进入藏地江达地区所翻越的第一座天险。其垭口海拔高达米,因而被誉为“川藏第一险峰”。在雪季时,埃拉山的雪景尤为壮观,吸引着无数探险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感受其独特的魅力。瓦拉寺,这座由萨迦派初祖贡嘎宁波于南宋宝祐元年(公元年)创立的古寺,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寺内的镇寺之宝是一尊精致的释迦牟尼铜质镀金佛像,以及一尊由柳树雕刻而成的护法神像,相传均为蒙元时代八思巴途径瓦拉寺时所赠。
康巴地区萨迦派的渊源可追溯至蒙元忽必烈时期。公元年,蒙哥汗在重庆合川钓鱼城意外战死,其弟忽必烈即位后,任命年仅22岁的八思巴掌管宣政院,负责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地区事务。公元年,八思巴奉命回吐蕃建立行政体制,从藏地最为富裕的东部康巴地区向萨迦方向行进。在这一过程中,他运用强大的力量使许多教派寺院纷纷改宗萨迦派,瓦拉寺便是其中之一。
瓦拉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镀金铜像背后的日轮与佛龛均为青铜制作,精美无比。佛龛上塑造的护法神兽及吉祥图案生动逼真,而释尊的顶髻相则塑造成螺旋卷状,顶上有隆起的肉形,展现出明显的汉地艺术风格。此外,寺内还珍藏有尊其他佛像和00余幅唐卡,壁画颜色鲜艳,其中一幅描绘多年前格萨尔王传奇故事的壁画尤为引人注目。
值得一提的是,瓦拉寺为德格王的祖寺,当曲登巴尊者自幼在此出家修行。历代萨迦法王、四大堪布都曾在此弘法利生,使瓦拉寺被誉为“藏东第一大寺”。寺旁绝壁上修有数十个碉堡式小房,为僧侣们闭关修行之所。修行者在闭关期间独自居住在小房内,仅靠喝水和少量食物维持生活,整日打坐悟经,一般需2-4年方可修成出关。瓦拉寺,这座被誉为“藏东第一大寺”的古寺,坐落于壮美的孔雀开屏之地,其所在的瓦拉河宛如两条盘游的双鱼,灵动而富饶。当无人机飞临其上,俯瞰整个寺院,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观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美不胜收。雪巴沟,这片被誉为“藏东小亚丁”的神奇土地,以其不输四川甘孜州稻城亚丁的壮美景色吸引着无数旅行者。沿着G37国道一路前行,直至抵达这片宁静的秘境,沿途尽是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远离了喧嚣的“景区”,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份还未被商业侵蚀的纯净与美好,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与宁静。字嘎草原,作为昌都地区的重要牧区,坐落于江达县城的西北方向。这里草场辽阔,一望无际,是藏东地区典型的高原牧场。每年藏历七月十五,字嘎草原都会举办盛大的赛马节。届时,各地的牧民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携带青稞酒、酸奶等美味佳肴,齐聚一堂,共同欢度这一盛大的节日。
江达县历史沿革:在6世纪前,江达境内的藏族先民便信奉着传统宗教苯波教。随着历史的演变,7世纪中期,江达地区逐渐成为吐蕃的属地。到了8世纪末,莲花生大师的教义传播至俄洛(涵盖青海果洛地区和四川西北部),这一举措对康区西北部的苯波教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推动了当地苯波教与佛教的交融。
时光荏苒,至清宣统初年(公元年),德格土司被废除后,江达地区被划归川西邓柯府。而在清宣统三年(公元9年),该地区又改设为同普县。进入民国七年(公元98年),江达西勒康成立,后更名为江达宗。
随着历史的推移,95年3月,江达宗委员会应运而生。到了年4月,江达与西邓柯两宗合并,共同组建了江达县。直至年月,昌都撤地设市,江达县自此成为昌都市的辖县之一。CityTrip其他平台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