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李俊秋
李俊秋:安徽涡阳人,年出生,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离休。离休前系广元市旅游服务公司兼广元国际旅行社总支书记、总经理。
李俊秋和战友们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曾媛文/图
“自小,我受地下党姐姐的影响,隐约知道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先进性。”打开历史的话匣子,李俊秋坦言,先期参加革命的姐姐,早早地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出生于红色根据地的李俊秋,当过儿童团团长,参加过淮海、渡江等战役。
从“战场”转战“商场”
年12月,李俊秋入川参加了著名的成都战役,后接管宜宾军事革命委员会。接管宜宾不到一个月,他随部队进军西藏,修筑从马尼干戈草地到昌都段康藏公路。
“当时昌都战役,我们没怎么打就解放了。”李俊秋回忆时特别提到,共产党武器低劣,但士气很高,我们知道为何而战。为贫苦大众、为民而战!在进藏过程中,他们一路修路、一路前进、一路解放,得民心者,所向披靡。
年,西藏全面解放。在18军机关工作的李俊秋加入抗美援朝慰问团。后来,他先后在南昌军校、成都军校读书学习。军旅生涯中,李俊秋曾受重伤住院,三次荣立三等功。
年,李俊秋由成都军校集体转业,分配至成都,就职于成都无缝钢管厂。后来西南局钢铁管理局撤销,李俊秋到广医院做院长,指挥部撤销后,他随大部分人到煤矿,在剑医院任书记。年,转任广元县商业局政治处副主任。
年,李俊秋到广元县旅游服务公司。年担任广元市旅游服务公司兼国际旅行社总支书记、总经理。任职期间,实行科学经营管理,定岗定员定责,在岗职工和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制定了以岗定人、以人定责、以责定分,以分定奖惩的考核办法,4年里创收余万元,增加固定资产万元。年底,李俊秋因为身体原因退居二线,经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商业局审计奖励其一万余元奖金,他分文未收,转交公司。
71年一心跟党走
“受伤是很正常的,那时年龄小、精神好,伤病好得快。相比渡江南下在贵州遇到的贫苦人民,自己的伤痛根本算不上什么。”李俊秋参加革命以来,既有将生死置身事外的果敢,又有体恤贫苦的大爱。
由心而发,李俊秋用行动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
“解放成都后,我因为经历了几次战役的考验,组织特批我火线入党。”如今,已有71年党龄的李俊秋,坦言自己受党的教育很深沉。回忆过往,李俊秋最深的体会就是一定要参加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们,就没有他们的今天。他说,那个年代参加革命的人都没有考虑过牺牲的问题,只想一心跟党走,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受益于党的教育、受益于文化的滋养。
“没有文化,我不可能提升那么快。”回顾70多年自己经历党的组织生活的历程,李俊秋深有感触,充满感激。
时光如流水,7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毛头小孩”,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一路走来,从军营到机关、从工人到干部,无论在什么地方,李俊秋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战士,他是一名好兵。当企业干部,无论是在生产一线还是在机关科室,他都尽职尽责,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转战八省行程余里
“因为姐姐在抗大学习,时常宣传发动自己,当时还小,懵懵懂懂的。”11岁时,李俊秋加入儿童团,成为涡阳县曹市集区儿童团团长。年,12岁的他以淮北游击支队宣传员、文书的名义参加革命,为巩固发展根据地,从事宣传抗日、动员抗日、发展兵员工作。
年2月,李俊秋被抽调到土改工作队工作,土改结束后,在豫皖苏军区三分区卫校学习。
年秋,淮海战役决战开始。后任18军军长的张国华率领5个地方团,从商丘以东地区出发,经过5天急行军赶至宿怀前线,阻击黄维兵团和李延年兵团。战场上短兵相接,战斗十分激烈。战士们在寒风刺骨、风餐露宿、气候环境极其险恶的战壕里战斗了六天七夜,用密集的火力、爆炸弹等抵挡敌军的猛攻。后来仅以手榴弹、刺刀,与敌人面对面,针锋相对地战斗。
“坚守阵地、阻击敌军、保家卫国、救援战友,是我们神圣的职责和艰巨的任务。”面对严峻的战势,李俊秋所在的医疗救护组,以高昂的斗志冲锋陷阵,火线抢救伤员多人。救援过程中,李俊秋和战友被炸弹炸伤,取出弹片简单包扎后,继续救援和坚守阵地。这场战斗歼灭敌军多人,保障了中原和华野部队及军区独立旅的节节胜利。经过战斗磨炼,李俊秋的革命信念更加坚定,斗志更加顽强。
淮海战役结束后,李俊秋编入18军参加了渡江战役并荣立三等功。年4月23日,随部队渡江进军大西南,转战豫、皖、浙、湘、黔、赣、滇、川等八省,行程余里,参战数次。
本文来源: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