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赣台(南昌)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以下简称“赣台会”)今日在南昌开幕,逾名两岸各界人士出席。
本届“赣台会”以“携手新时代·推动新融合·共谋新发展”为主题,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宣介江西近期出台的60项惠台措施,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在红谷滩新区行政广场,
火红灯笼为造型的巨型灯箱
烘托着浓郁的大会氛围。
本届“赣台会”拟签约项目77个,投资总额41.2亿美元。其中,工业项目54个,占70.13%,主要涉及新型电子、智能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服务业项目8个,占10.39%,涉及商贸、教育、健康养老、旅游等产业;农业项目15个,占19.48%。
在“赣台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南昌市成功签约项目15个,投资总金额达10.亿美元,项目涉及新型电子、智能终端、现代农业、教育、旅游等产业。
据了解,南昌当天签约的15个项目分别是:及至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建区投资4.6亿美元的及至微光机芯片项目;
台湾太平洋集团在经开区投资2.亿美元的太平洋生活广场项目;
汉唐集成有限公司在安义县投资1.5亿美元的建筑装配式工业化项目;
极光智能(香港)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新区投资万美元的光电液晶显示屏、液晶模块研发生产项目;
台湾KUS集团在小蓝经开区投资万美元的尾气净化系统生产项目;
台湾大鲁阁集团在红谷滩新区投资万美元的“大鲁阁”品牌运动休闲娱乐场馆项目;
台湾鲜绿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昌县投资万美元的玉米生产示范基地项目;
南雄元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进贤县投资万美元的樱花、茶花种植现代农业及旅游观光项目;
台湾客商詹世鸿在安义县投资万美元的台湾香水莲花农文旅示范项目;
上海基创体育管理有限公司在东湖区投资万美元的大鲁阁娱乐康体项目;
台湾吉的堡教育集团在西湖区投资万美元的西湖台湾幼儿教育项目;
台湾农益源有限公司在青云谱区投资万美元的台湾农副产品贸易项目;
台湾客商沈敏在湾里区投资万美元的基因检测中心项目;
台湾协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山湖区投资万美元的江西省小才子餐饮管理项目;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在高新区/综保区投资万美元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生产制造基地项目。
赣台会29个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现场招商在第十六届赣台会--赣台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对接会上,南昌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基地、南昌小蓝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项目、赣江新区纯电动生产基地等29个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现场进行招商。
南昌是新中国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我市全力强攻产业、决战工业,聚焦发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转型发展绿色食品、现代轻纺、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四大特色优势传统产业。
其中,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南昌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主营业务收入从年的.49亿元增加到年的.26亿元,年均增速达18.9%。总体来看,南昌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记者从会上获悉,新能源汽车开创了汽车产业的新时代,是南昌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全市拥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6家,产品覆盖新能源客车、乘用车、货车及专用车等多个种类,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材料制造、运营服务、充电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约3.9万辆,其中江铃新能源公司生产乘用车辆,同比增长%,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在全国排第五位。三个新能源汽车整车基地已落子开工,福特在小蓝经开区建设年产30万辆整车富山基地、江铃在经开区建设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新基地,新建区建设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总体来看,南昌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智能汽车是下一个汽车时代的分水岭,也是南昌创新引领、孜孜以求重大突破的重要领域,“这次我们组团来就是为了考察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项目,发现这边在推动新能源项目和市场推广上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和江铃汽车集团接触后发现合作机会非常大,预计今年年底还会前来和他们做进一步洽谈对接。”台湾客商毛恩洸告诉记者。
近年来,南昌市不断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搭建了一批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竭诚为投资者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希望台湾各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