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水彩画作品欣赏(3D展览视频)
杨柳
男,汉族,
云南省昆明市人。
硕士研究生导师。
云南艺术学院教授。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昆明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写生中国”中国油画写生俱乐部会员。
“写生中国”中国油画写生俱乐部云南分部副主席。
年7月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同年到云南艺术学院任教至今。
杨柳长期从事造型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的教学、研究。擅长水彩画,水彩画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全国、云南省、昆明市的美术作品展览,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国内的各种奖项。有多幅作品发表在各种杂志、报纸、作品集上,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私人收藏。
年7月,《杨柳水彩画作品集》由云南出版集团、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杨柳的水彩画作品构图完整、澄澈宁静、光感强烈、简洁明快、整体与细节的结合恰到好处,水彩画语言特色突出。
澄明的世界
水彩画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吸引着我不停的探索和实践,每当我在画水彩画的时候,感觉到轻松和快乐,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在水彩画的创作过程中,从创作题材、表现技法、纸张、颜料的选择,到水分多少、干湿程度的掌握,都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无一例外都影响着水彩画作品的效果。水彩画的表现技法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多年来我一直在不停的探索和实践,希望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表现风格,澄明也许就是我的风格吧。
我力求通过水彩画洗练的色彩、高雅独特的韵味、洒脱自如的笔法来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世界各地的人文景观。“西藏印象”系列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创作题材,很多人说去西藏是为了朝圣,是为了寻找自己,确实,那是一个世外桃源,是一个惊艳的让人不得不慢下脚步,细细品味的地方。对于画画的人来说,西藏是一个难以割舍的情节。拉萨宏伟的布达拉宫、林芝茂密的原始森林、山南蜿蜒的雅鲁藏布江、日喀则壮丽的喜马拉雅山、阿里神圣的冈仁波齐、那曲宽广的色林措、昌都辽阔的邦达草原,无一不让人心潮澎湃、流连忘返。
我年、年、年三次前往西藏采风,跑遍了西藏的日喀则、山南、林芝、阿里、那曲、昌都六个地区和拉萨市,我被沿途所看到的景象震撼了,蓝天下的雪山、白云下的绵羊、草原上的藏民、喇嘛寺的僧人、可爱的野生动物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西藏严酷的自然环境,特别是藏北的阿里和那曲地区,这里有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在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世界第三极”、“生命禁区”,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50%左右,那真是“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
“吴哥印象”系列是我创作题材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年我第一次到柬埔寨,看到神秘的“吴哥窟”雕刻时,我被它宏大的规模、精美的造型、精湛的雕刻工艺所震撼,在了解了“吴哥窟”的历史后,对它就更着迷了,我先后三次前往“吴哥窟”采风,感受它的历史、文化、宗教。二是我认为“吴哥窟”的雕刻特别适合用水彩画来表现,经过一千多年的风吹雨淋,“吴哥窟”的雕刻表面变得斑驳厚重,很具有历史的沧桑感和神秘感,用水彩画的某些技法正好能把这种斑驳厚重的沧桑感、神秘感表现出来。
画水彩画对我来说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几天不画手就痒痒,心里就不踏实,仿佛缺少了什么。我知道自己的水彩画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瑕疵,需要改进和提高,这让我更有了继续画下去的动力,经过不断的绘画练习来提高作品的水平和美感。以上只是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受,与各位朋友分享,谢谢各位的阅读。
杨柳
年6月8日于云南艺术学院呈贡校区
《冈底斯NO.1》
56cm×76cm
年5月4日
《西藏-阿里NO.5》
56cm×76cm
年4月27日
《南迦巴瓦NO.1》
76cm×cm
年2月16日
《南迦巴瓦NO.2》
76cm×cm
年2月26日
《冈仁波齐NO.1》
56cm×76cm
年9月16日
《西藏阿里扎达土林NO.3》
26cm×38cm
年8月12日
《西藏-阿里NO.3》
36cm×52cm
年8月6日
《喜马拉雅》
56cm×76cm
年7月28日
《西藏阿里扎达土林NO.2》
56cm×76cm
年6月28
《高原云NO.1》
36cm×52cm
年5月5日
《高原云NO.2》
26cm×38cm
年4月2日
《洛扎-秘境》
56cm×76cm
年10月18日
《长江源头-沱沱河-4》
56cm×76cm
年7月3日
《日照金山》
56cm×76cm
年12月19日
《玛尼堆》
52cm×76cm
年9月7日
《高原晨光NO.2》
52cm×76cm
年8月29日
《藏家新居-1》
52cm×76cm
年2月26日
《桑耶寺》
42cm×58cm
年10月4日
《格桑拉姆》
56cm×76cm
年4月8日
《正午》
56cm×76cm
年4月5日
《卓玛》
56cm×76cm
年3月31日
《开心》
52cm×76cm
年9月26日
《回眸》
52cm×76cm
年7月30日
《岁月》
52cm×76cm
年7月20日
《牧羊女》
52cm×76cm
年4月28日
《藏族人物-2》
28cm×41cm
年4月15日
《傣族人家17-晨雾》
52cm×76cm
年4月28日
《傣族人家15-稻花香》
52cm×76cm
年4月22日
《大理巍山老街-1》
26cm×36cm
年2月23日
《大理巍山老街-2》
26cm×36cm
年2月23日
《大理巍山巍宝山》
26cm×36cm
年2月22日
《大理巍山孔庙-1》
26cm×36cm
年2月21日
《大理巍山古城-星拱楼》
26cm×36cm
年10月17日
《傣族人家-13》
26cm×38cm
年10月7日
《傣族人家-9》
42cm×58cm
年4月27日
《傣族人家-8》
38cm×52cm
年4月18日
《吴哥印象-雨季NO.1》
78cm×cm
年5月26日
《吴哥印象-巴戎寺NO.3》
78cm×cm
年5月13日
《吴哥印象-巴戎寺NO.2》
78cm×cm
年3月11日
《吴哥印象-巴戎寺-1》
78cm×cm
年8月26日
《吴哥印象-7》
42cm×58cm
年1月1日
《吴哥印象-8》
42cm×58cm
年1月1日
《威尼斯NO.6》
26cm×38cm
年7月8日
《威尼斯NO.5》
38cm×52cm
年2月10日
《威尼斯NO.4》
26cm×38cm
年1月2日
《夕阳》
26cm×38cm
年1月16日
《夏日的日内瓦》
26cm×38cm
年3月5日
《夏日的佛罗伦萨-7》
26cm×38cm
年2月29日
《意大利比萨夕阳》
38cm×52cm
年1月10
《夏日的佛罗伦萨-5》
42cm×58cm
年1月6日
《夏日的佛罗伦萨-3》
26cm×38cm
年12月26日
《德国小镇-4》
26cm×38cm
年12月18日
《威尼斯NO.3》
26cm×38cm
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