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宣布: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多年来,和平区教育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质量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按照市区委“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要求,充分发挥教育理念、资源、技术优势,坚持精准施策、结对帮扶,扎实推动扶贫协作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开展,获得对口帮扶地区广泛好评。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与西藏昌都、新疆和田、四川大凉山、甘肃省舟曲、会宁、靖远三县以及蓟州区、宝坻区等启动教育扶贫协作,集中优质资源,全面做好理念引领、人才培养、技术培育等可持续发展文章,激发受援地在奋斗中成长、在困境中奋起,让教育脱贫攻坚效应惠及长远。
“会商式”统筹谋划,绘就教育帮扶蓝图
和平区教育局党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局领导多次赴甘肃三县,了解教育薄弱环节、商定一系列“点穴式”帮扶措施。受援县考察团深入和平区百年老校、特色学校,了解“智慧教育奠基未来”的区域教育核心理念和落地举措,实现了学习借鉴、共同发展的目标。
“组团式”支教送培,激发教育改革活力
和平区教育局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每年选派数十名骨干教师分赴受援县支教送培,打造调研课、专题课、示范课、特色课、协同课精准帮扶新模式,开展同课异构、信息素养微课培训、足球联赛、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等富有和平特色、紧贴当地需求的送教活动。根据中组部驻舟曲扶贫工作组部署,选派优秀干部组团进驻、全面接管、定点扶持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发展。年,舟曲职专学生达历史最高值人,教师87人,与进驻前相比增幅分别达%、%,更多舟曲学子享受到优质职业教育,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新增建筑工程施工、机电技术应用等6个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专业。新建的巴藏挖掘机实训基地,围绕藏区首位产业开展技术指导,职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共建式”人才培养,助力教育脱贫攻坚
和平区教育局着力抓住教育扶贫“牛鼻子”,对甘肃选派的余名优秀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开展跟岗挂职锻炼和研修培训,在受援县成立和平名师工作室,通过范围广、层级全、效能实的人才交流,培育一大批业务精湛、能力突出的学科领军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有力助推三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年9月,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和平区克服困难增派39人的名师团队,远赴靖远县组织了17个和平靖远培训班,集中培训教师余人,覆盖全县各学段的管理、教研和信息技术人员。
“项目式”结对联盟,促进教育资源整合
和平区教育局创新“1+1+N”学校联盟结对形式,与三县91所学校结对,并辐射至所乡镇校和教学点,扎实推进队伍素质提升、优质资源共享、学生互助成长等工程,受益师生15万余人次。在和平区全面帮扶和辐射带动下,舟曲县制定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建设方案,创建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特色”;靖远县结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教科研、信息化等工作顶层设计和落地实施稳步推进;会宁县落实“抓住时机开展思政教育”的理念,完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
“菜单式”网络扶贫,共享教育发展成果
和平区教育局坚持需求导向,依托“和平智慧校园”平台,为舟曲县教育系统提供官方网站建站、维护和安全服务,分享余件课程资源,组织社会培训机构捐赠精品课程,跟进指导国务院挂牌督战靖远县富坪学校专递课堂项目。年以来,开展线上教研余次、同步课堂余次、资源共享0次。
精准、分类、扶智、扶志……已成为和平教育全链条帮扶的关键词,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充分发挥教育帮扶作用,以精准扶贫制度领航,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来源:天津和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