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角拉山是滇藏线国、川藏北线国进入西藏的必经之路,垭口海拔高度米,我们曾于15年、16年和18年四次翻越珠角拉山。在年1月1日,历经天,珠角拉山隧道开通,自此珠角拉山不再成为进藏的阻碍。
这些年行走藏区,在自驾的行程中走过数不清的垭口,虽然不是每个垭口都可以看到雪山,但在高度上带给你震撼仍然是无以言表的。如今,藏区的很多垭口已经被隧道所取代,就如同我们翻越过四次的珠角拉山。我至今还记得初次过珠角拉山的那种心惊肉跳,时不时望向悬崖下方不知何时滚落在山涧深处面目全非的车子,提醒自己要全神贯注,以时速30脉的速度小心翼翼的爬行在没有护栏的盘山路上,也记得终于攀上垭口时心中抑制不住的喜悦。当然还有那云雾掩映中若隐若现的寺庙和漫山遍野怒放的高山杜鹃、高大挺拨的树木堪比鲁朗的林海,如果有一天这条路真的不复存在了,如果有一天当你只能在幽暗的隧道中疾驰而过,你的眼前是否仍会浮现出这样的美景,你的心底是否会有一丝的怀念与失落。
隧道未开通前,若从青海经线或是从四川经线进入昌都地区必须要翻越此山,虽然山路崎岖狭窄,但一路上仍会遇到各种车辆,货车、油罐车、客车都要在这里经过,单是会车就要耽误不少时间。因为路途艰险,昌都地区所需物资多是从四川运送的,所以物价极高,就比如油价差不多每升要高出内地2、3块钱,仅仅次于西藏的阿里地区。
还记得15年第一次翻越珠角拉山,开的是轿车,那是第一次遇到如此艰难的路况。因为海拔高,山里经常下雨下雪,油罐车开过后,路上布满大大小小的炮弹坑,且弯多路窄,会车困难。路边一侧便万丈悬崖,若不全神贯注,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
16年夏季再次过珠角拉山,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前一天晚上类乌齐下小雨,一般这种情况,珠角拉山垭口上应该就是在下雪。上山时雨越下越大,路面上满是水坑,车子数次拖底,高海拔地区轿车的动力明显不足,有几个大的陡坡用了很多次才勉强开上去,这是四次过珠角拉山中最为为惊险的一次。下山的途堵车,长度有二、三几公里,一辆油罐车在过急弯时撞到了山体上,车头横在路中央,交警来处理后勉强让出一个小车的位置,才最终得以通过。在盘山路上最怕遇到的就是出事故,道路过窄,救援车辆上不来,有的时候甚至会被迫留在山上过夜。
18年10月下旬,从青海经线进入昌都及返回青海时两次翻越珠角拉山。去时还算顺利,回程时被告知昨天夜里突降暴雪,类乌齐往昌都方向有40几辆大车被堵在山下,现禁止一切车辆通行,要等这40辆大车顺利通过珠角拉山后才可以正常通行。我们跟在警车的后面到了山脚下,软磨硬泡的才允许我们跟他们一起上山,但是在遇到大车时必须要停车避让。山上积雪很厚,两侧山脉披上了厚重的白色的面纱,每当有风吹过,松柏上积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落,画面美得令人心醉。接近垭口时空气稀薄凛冽,悬崖两侧生长高大常青树木,在蓝天白雪映衬下煞是好看。路边不时窜出几只鹿,身上有梅花状的斑点,健硕高大,眼神却像是受到惊吓,还没来得及拍照,它们就已慌张地窜回了树林中。垭口上的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绚丽的色彩成为了苍茫的天地间最好的点缀。
夏季过珠角拉山路况非常不好,不时会有事故发生,秋天会相对好一些,至少路面上没有积水。最近几年维护的次数多了,路面的炮弹坑也几乎看不到了。隧道于年5月开工,年1月1日才正式竣工,全长4.6公里,可节省19.6公里的行程,翻越珠角拉山也将成为历史。多希望这条路可以作为旅游公路继续存在,因为珠角拉山一带崇山峻岭、山清水秀,植被极为丰富,尤其是盛夏时节,优美的景色会让人忘却旅程的劳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