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记者杨斯涵黄京通讯员蔡敏
在雪域高原搭起了帐篷,与牦牛为伴;爬上了米的雪山,只为找寻更好的信号……红紫的脸颊,长满冻疮的双手,工整的笔记就是他们努力的见证。
西藏那曲等地区部分区域经常会因恶劣天气没有网络信号,而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畜牧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这里,他们的基础差,底子薄,专业学习相对吃力,针对这一情况,近日,该校畜牧专业负责人贺名叶便组织教研室的杨斌、谢旖等老师专门为他们制订了教学计划。全体师生共同克服困难,停课不停学,期待一起相聚校园的时刻。
学生: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断我们学习
“贺老师的课是专业课,我之所以选择畜牧专业,就要学好知识,回到家乡,用我的知识为我们的牧民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带领大家发家致富。”拉巴桑珠是该校18级畜牧专业的学生,家住西藏那曲,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他努力学习,曾获得一等助学金。
3月7日早上6点,天还没亮,拉巴桑珠便收拾好书包和简易帐篷,带上一天的干粮,赶着牦牛来到了附近的山上,由于天气不是很好,山上网络信号也不是很稳定,他不得不四处找寻,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信号较好的地方后,便开始搭帐篷。拉巴桑珠说,只要学校有线上课程,他都会早早起床,将牦牛带上,一遍放牧一边学习。“科技攻关是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的关键。即使上课再困难,我也不会落下一节课。”
和拉巴桑珠一样,嘎白也来自西藏那曲,在平均海拔多米的雪域高原,她身穿藏服,盘坐在雪地里埋头学习,一条红围巾把头严实地包裹起来,身旁的热水袋已无暇顾及。“我们不远千里奔走他方去学习知识,不能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就中断学习,老师辛苦地为我们做在线教学,我们怎么能够谈苦,谈累呢!”嘎白说,高原网络信号弱,有信号的山头离她有两个多小时的步行路程,所以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她每天早上五点多就必须起床,并且在雪地一待就是四个小时,天气很冷,浑身被冻得僵硬,但她还是乐在其中。“我们雪域高原的孩子,自身都有一股子倔劲头。”
据了解,该校除了拉巴桑珠和嘎白以外,还有来自拉萨、那曲、山南、昌都等地的多名西藏学生。在线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一台手机,一个烤火炉,几碟零食那么潇洒和惬意,而是对他们身体和精神的挑战。“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断我们对知识的渴求。”这是他们共同的回答。
教师:为西藏学子专门制订教学计划
课前发送了课件、作业、电子版教材、录播视频等,课中、课后随时在线答疑,学生们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得到及时地释疑,及时地消化和理解……为了让西藏的学生们能够跟上学习节奏,畜牧专业负责人贺名叶便组织教研室的杨斌、谢旖等专门为他们制订了教学计划。
西藏的部分学生汉语说得不是很好,在线直播时老师会放慢语速,缓解教学进度,专业的难点重点反复拆开解说;网络信号不好,老师便会将直播课程录制成视频,供他们下载,随时线下学习,不怕耽误学习进度……“我们还会结合西藏当地牧区的生产情况精选案例,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学习。”贺名叶告诉记者,学校畜牧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西藏等地,他们学习很不容易,老师都在尽一切可能地提供他们可以快速理解和掌握的学习资料,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同时也结合课程,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因素,给他们介绍新冠肺炎防控的知识,在他们的心中树立标杆和典型,让他们积极做好今后投身社会、奉献社会的准备。
[责编:杨斯涵]
[来源:三湘都市报]